剛剛滿一周歲的嬌嬌(化名),出生時就有嚴重的顱面畸形,額頭太扁,臉面凹陷,眼睛外凸,外貌嚇人。而南京市兒童醫(yī)院燒傷整形外科的專家,為她進行了一個難度超高的手術:將她頭和面部的骨頭“拆”開,埋入一個“牽張器”,用牽引裝置按一定的速度和頻率“牽”開,將骨頭延伸了3厘米。同時,讓她的骨間隙形成新骨,3個月之后再將牽張器取出。骨頭長好后,嬌嬌的頭不再扁了,眼睛也不再外凸,看上去和正常孩子無異。記者了解到,這種顱面部“牽引成骨”的手術在江蘇還是首例,嬌嬌也是此類手術國內(nèi)年齡最小的患者。
面部嚴重畸形,臉部凹頭部扁
去年12月底,來自蘇北的家人抱著嬌嬌來到南京市兒童醫(yī)院,“孩子特別的乖巧,已經(jīng)開始懂事了?!眱和t(yī)院燒整科沈為民主任告訴記者,嬌嬌用病歷遮著小臉,不敢見人。嬌嬌的家人說,孩子已經(jīng)開始注意到別人看見她時異樣的眼神,為了不給她心靈留下陰影,希望能夠盡早為她進行整形手術。
沈主任說,嬌嬌患上的是克魯宗(Crouzon)綜合征,孩子前額和面中部后縮,正面看,孩子的臉部凹陷,眼睛像青蛙一樣凸出眼眶,好像要掉出來一樣;側面看,她的頭比一般的孩子要扁。專家解釋說,這是一種先天性的顱面部復合畸形,主要致病的原因是顱縫過早閉合,但導致引起顱縫過早閉合和其他骨合并異常的原因,目前還不清楚。
嬌嬌的父母告訴醫(yī)生,從孩子出生起,他們就抱著她四處求醫(yī),也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。但由于孩子畸形程度比較高,年齡又太小,手術難度非常大。如果不盡早手術,孩子在發(fā)育的過程中,凸出在外的眼球很容易造成感染,甚至有失明的危險;而由于她上下頜已經(jīng)停止發(fā)育,凹陷的面部可能會壓迫氣管,造成呼吸困難。
手術原理類似于“斷骨增高”
為了給嬌嬌換臉,專家想出了一種Monobloc牽引成骨術,簡單的說,就是用儀器將孩子的骨頭“拉長”。專家介紹說,其實這種技術是從“斷骨增高”發(fā)展而來的。斷骨增高大家都不陌生,就是用截骨術,將下肢長骨截斷,然后在體外安裝一種具有牽伸作用的肢體延長器,在應力的刺激下,使骨不斷發(fā)生分裂和增殖,將肢體緩慢地延長。而上世紀90年代,國外專家將這種技術引入顱頜面外科,用于治療顱頜面畸形。
近幾年,國內(nèi)整形界引進了這種技術,但是省內(nèi)還未開展過,而且嬌嬌這么小年齡的手術患者,在國內(nèi)也未聽說過。記者了解到,普通的牽張儀器根本就不適合,所以醫(yī)生專門聯(lián)系廠家,為孩子定做了一個“迷你”的牽張器;同時還按照孩子頭部1:1的比例,定做了一個樹脂材料的模型,沈為民主任為首的專家團隊,在這個“頭”上進行了多次的模擬手術,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。
調(diào)節(jié)螺絲,骨頭每天“長”0.8毫米
沈主任說,嬌嬌的手術分為兩期,第一期手術是截骨和裝骨牽張器。而截骨,就意味著要將孩子的頭顱和頜面的骨頭“大卸八塊”,再裝上牽張器后重新拼裝。
在10個小時的手術中,沈為民主任在保留軟組織附著及血供的前提下,將面部的眼眶和上頜骨都小心翼翼地取下,再用螺絲將“牽張器”固定在她的顱骨上,再將骨頭重新“拼裝”。通過調(diào)節(jié)螺絲的位置,將孩子的額、雙側眼眶和上頜骨整體逐步前移,孩子的骨頭每天前移0.8毫米,經(jīng)過之前的設計,一共前移了3厘米。
之后孩子戴著這個牽引器出院,她的骨間隙也慢慢長出新骨,3個月后,嬌嬌的骨頭基本長好之后,沈主任為她進行了第二期手術,將牽張器取出。此時孩子從外觀上看,已經(jīng)和正常人無異。過去凹陷的臉變得豐滿許多,原來凸出的眼珠,也陷入了眼眶當中。近期,嬌嬌已經(jīng)康復出院。
經(jīng)典整形咨詢中心小編寄語:整形美容在這方法的治療變得更為需要,希望嬌嬌在做好整容之后可以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樣健康成長,沒有陰影。